今天呈現給大家的攝影圖片均拍攝自壩上草原。此處的壩上草原是指河北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交界地帶的壩上草原,也就是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的烏蘭布統紅山古戰場的核心區(新中國成立后成為北京軍區的軍馬場繁殖基地的紅山軍馬場)和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圍場縣的塞罕壩林場(含御道口農場)兩個區域的總稱。 壩上草原被譽為攝影家的天堂,我也曾多次前往壩上草原避暑和攝影采風。并拍下了這個專題下的所有照片。 上面的照片均使用插圖最后一圖中的相機拍攝,相機為瑞典的哈蘇相機,鏡頭為德國蔡司F系列鏡頭 對于絕大多數的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以及攝影職業人,除了極少數的特殊從業者,很少能有機會參加諸如元首外交和國家記事類大型核心題材的拍攝。那么寄情于山水之間,成為按動快門并捕捉美好瞬間的攝影常態。也符合自宋以降的文人畫傳統下,借助現代科技產物的攝影器材,繼承并發揚了傳統華夏文人士大夫的特殊文藝情懷。 以上照片使用數碼相機拍攝 畢竟攝影的生活娛樂化是絕大多數攝影參與者(我這里使用“參與者”這個詞)所踐行的所謂攝影創作行為更主要體現出一種自娛自樂和自我陶醉型行為。能夠見諸平面媒體并刊登出來的,不論參與人數還是作品數量,都微乎其微(本文作者的攝影專欄文章涉足國內八家攝影期刊,應該算為數不多的涉足較廣者了)。 對于絕大多數業余攝影參與者,在照相機的工具化和玩具化屬性中,玩具屬性可能更突出,所以能擁有一套相對喜歡的相機系統,相對于用什么相機更適合拍攝什么的執拗,可能會更加直接的實現滿足感。然后靜下心來思考如何用好自己喜歡的相機,最大限度地挖掘器材的技術特點,拍攝出心滿意足的照片來······ 于2023年8月13日星期日 作者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海興人,業余愛好攝影,大學就讀于天津,在過去的20多年里已經為八家攝影期刊(除《攝影世界》和《人像攝影》以外的《中國攝影》、《大眾攝影》、《中國攝影報》、《中國攝影家》、《攝影之友》、《照相機》、《感光材料》、《人民攝影報》)撰寫了幾十萬字的攝影專欄文章。還有大篇幅攝影理論文章入選中國第七屆中國攝影理論研討會和首屆中國國際攝影理論高級論壇。除此之外,也在好幾份非攝影期刊上發表過眾多文章。 |